镇密有序的人类进化链——“中华龙”
2014-03-24
考古发展到今天,整个中华大地,一条连续完整系统的人类进化链——“中华龙”呈现眼前:(猿人阶段)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400万年前的保山古猿(另有:蝴蝶古猿)——300万年前的八公山古猿——(直立人阶段)250万年的东方人(另有:建始人)——200万年的巫山人——175万年的元谋人——133万年的蓝田人⑾——100万年的郧县人——60万年的陈家窝人——50万年的北京人——35万年的南京汤山人——(早期智人)28万年的金牛山人——25万年的和县人——24万年的桐梓人——20万年的大荔人——15万年的长阳人——14万年的奉节人——13万年的马坝人—12万年的丁村人——10万年的许家窑人(另有丽江人)——(晚期智人)7万年的柳江人(另有:河套人)——5万年的西畴人(另有:昆明人)—— 3~2万年的左镇人——2万年的 资阳人——1.8万年的山顶洞人——1.2万年的兴义人——1万年的东胡林人。且各个时期的进化链环多有不同地点的发现且不断被发现补充着,使这条进化链更加系统完整缜密。其实,分子遗传说实验的结果与考古学综合研究说明了另一个明了的事实:非洲人、欧洲人来源于中华,地中海东岸是中华祖先“走出亚洲”迁往欧洲、非洲的分叉点⑿。看着这条起源进化链,人类起源在哪里还需争论吗?随着考
古的新发现和科学的发展,非洲起源论将越发经不起检验,而中华起源论必将越来越多地被新的考古和科学所证实! 由于人类演化的各大区域内在直立人阶段已经出现的一些地区性形态分化到了早期智人阶段开始逐渐明显起来,加上各地区不同的自然选择作用,使得各地区的晚期智人在形态上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差异,人种分化形成了现在我们这种情况。从皮肤颜色、头发的形状与颜色、眼鼻唇等方面的不同,可将全世界的人类分为黄种人(又称中华人种或亚美人种、棕种人其实也就是黄种人,故归属于此)、白种人(又称高加索人种或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或赤道人种)三大人种。从人种的形态发展成熟的程度看也是显而易见的:白人猿毛,黑人猿像,黄人不高不矮最为成熟。不是有科学家研究指出在10万年前非洲的人类也是黄种人吗⒀? 在继承从中国直立人到中国早期智人一脉相传的黄种人所拥有的一系列独特性状的基础上,中国的晚期智人已经基本上奠定了现代黄种人的特征。山顶洞人与现代的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特别接近。 约7万年左右,中华人种从东南亚开始徙居澳大利亚。当时的印度尼西亚与大陆相连,新几内亚与澳洲相连,几乎所有的路程都可徒步完成。澳大利亚所发现的人类化石都属于现代智人,年代最早的也只有5万左右,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骨骼粗壮、身材魁梧,例如科萨克人、塔尔盖人、莫斯吉尔人、科阿沼泽人等,与爪哇发现的直立人及早期智人(昂栋人)在形态上有明显的相似性;另一类骨骼
较为轻巧、身材较为纤细,例如凯洛人、芒戈湖人等,他们的文化也不一样,与中国柳江人在头骨上有明显相似的性状,显示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爪哇全新世的瓦贾克人类头骨、菲律宾塔邦洞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以及加里曼丹的尼亚头骨和新几内亚的艾塔普头骨,都表现出和中国晚期智人所代表的原始黄种人相似的性状。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起源可能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南路一批来自东云贵高原的骨骼粗大身材魁梧的人从爪哇经过蒂汶迁入澳大利亚的西北部,然后沿其西海岸南下;另一个是北路一批来自华南的骨骼轻巧身材纤细的柳江人经过印度支那、加里曼丹和新几内亚迁入澳大利亚的东北部,然后沿其东海岸南下。两批来源不同的人群互相混居通婚,结果产生了现代澳洲土著人,他们的形态则介于两种祖先类型之间。 总之,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和科学的发展,非洲起源论将越发经不起检验,而中华起源论必将越来越多地被新的考古和科学所证实!
新文明文化史观人类起源科普系列 ——摘自流波《人类起源在中华》
|
草根简介
|
|
本名刘博,湖南新化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援藏八年,高校教育八载,后又从事地方人大工作,原湖南省人大民侨外委办副主任。巍巍昆仑网站站长、中华《山海经》与文化研究会(筹)副会长、湖南师大文史客座教授、做为嘉宾参加了第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和十六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昆仑人类文明问题研究和中华复兴社会问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湖南省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梅山文化研究会副主委,等等。新时期(改革开放时代)左翼民族爱国启蒙思想家和理论家、红色网站的创始人之一、新文明文化史观和理论的创建者、人类文明文化史学者、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一书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