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政策专门打击公务员贪腐现象及社会不正之风,老百姓确实看到了中央的决心,尤其是习总的“老虎苍蝇一起打”让老百姓顿觉大快人心,满怀希望。是时候了,是时候该狠狠打击那些“害群之马”了。但是,在中央及百姓胸中那团廉洁之火被熊熊燃起之时,我们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清醒,看到公务员队伍中也不乏纯洁者,我们还需切身融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倾听其心声,警惕或避免把这种打击推向极端。
笔者所谓极端,是指在打击贪污腐败现象过程中,要使公务员有必要的紧张,而避免弄得人心惶惶,更要避免出现盲目打击、“神化”公务员。
打击贪腐避免“一石激起千层浪”
“压力很大,下班想去酒吧跟朋友喝几杯,但怕被人曝光。” 近日,笔者乘私家车到市区,开车师傅称自己为“某单位法务人员”,他说,每天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下班想约朋友去酒吧喝点酒,但怕被人拍照曝光,不敢去。
事实是,观察国家近年来针对公务员作风问题出台的一些政策,并未规定“公务员公务时间外不得饮酒”,而该师傅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应,笔者觉得完全是受到了近期“北京升级警方禁酒令:民警在家外饮酒须经批准”的影响。这同时也表明,国家针对公务员贪腐现象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已经奏效,即便非箭指自己,但通过外围发生的相关事件、案件,公务员内心已涟漪迭起,不敢乱来。
但需注意的是,公务员队伍中不乏纯洁者,国家针对腐败分子的打击不应“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公务员辞职也闹得火热,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看来,原因在于一是确有“做贼心虚者”落荒而逃;二是配合反贪反腐,国家取消了针对公务员的许多福利待遇,公务员职业由“热”变“冷”,这种现实致许多人辞职;三是因打击贪腐让公务员陷入人心惶惶的境地,公务员失去了对“铁饭碗”原有的安全感、依赖感,进而产生辞职念头。由此,如何在严打贪腐过程中做到让“鼹鼠”一个都不留,让“精华”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尽显才能还需深思。
打击贪腐避免“全盘否决”
最近,某单位的公务员朋友告诉笔者,年终了,他们单位连顿员工聚餐都未进行,并且较往年明显感觉上面抓得严了,福利少了。其实据笔者了解,在当前国家打击贪腐的高压下,不光是个别公务员单位出现了此类现象,大部分单位都一样,皆取消了聚会、福利。对此,笔者也有一些不同看法。
公务员该不该聚会?公务员应不应该得到一些福利?笔者看来,这主要看公务员是跟哪些人聚会?他们聚会的目的是什么?聚会所需的条件由谁提供?同样,福利来源何方、究竟去向何方?该福利能否被有效利用?
摸清以上问题,假如聚会纯粹是为了增进单位同事间的感情,并且所涉经济账目均清晰可查;福利是发给员工,以表心意为标准,以增进员工凝聚力为目的,笔者觉得都无可厚非。也就是说,在打击贪腐过程中,对于能否给公务员提供聚会、福利的机会,关键是在于摸准当中是否存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利益交换等不正之风,而一旦出现“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的处理方式,势必对公务员个人造成伤害,对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有序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无论公务员单位还是其他非公务员单位,都需要有适当的聚会、福利机会,这些待遇看似很小,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力,责任心,以及员工对团队的归属感。由此,打击公务员贪腐不得“是公务员都查、打”、“是聚会、福利都取消”,而是要在客观调查、探寻科学的处理方式的基础上酌情进行,避免盲目性。
打击贪腐避免“角度错乱”
这是笔者日前从同事处听来的,真假未经核实。同事讲,“某县领导开公车到X市开会,因为家刚好也在X市,所以顺路捎上了妻子(妻子要回家)。但是领导的车还没开到X市就被纪委的人拦住了,纪委的工作人员上前,要求该领导的妻子下车,让领导一人单独开车赴X市开会,无奈,该领导的妻子下车坐了班车”。
如确有其事,那么这件事并非笑料一段,如果笔者是这名领导,会为纪委的做法感到心寒,同样,该名领导的妻子、家人也会为领导感到心寒。公务员是人不是神,假如我们在打击公务员贪腐过程中,以“神”的标准来界定合格公务员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角度错乱,一种手段上的残忍。
公务员是人民公仆,是国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不普通但也普通,他们跟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许多方面对他们的要求确需比常人高出一半,但过于苛刻的对待方式必将带来一些不利。就拿“领导妻子坐车”来讲,领导开会顺道捎上妻子应予理解,被驱赶下车就未免有点牵强。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的放矢的打击“公车私用”现象,如何探寻出一套有效的方式方法逮住那些真正存在公车私用问题的人员。因此,打击贪腐我们还当警惕“神”化公务员,需对公务员有个精准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