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人口学专家易富贤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全面放开二胎,再次批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草根博主易富贤的简介,说明易富贤是反对中国计划生育的代表人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改独生子女政策为“单独二孩”政策,这时,“根本否定中国的计划生育”的易富贤,把矛头指向“单独二孩”政策,要求“放开二胎”应该一鼓作气。
我与易富贤的生育观大相径庭,下面,通过评论易富贤的生育观,表达我的生育观。
先简要回顾一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形成过程。
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大普查,截止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0,269人。
1964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期,各省、地市级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开始组建。
1965年8月,毛泽东对卫生部负责人说:“你们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后,要搞节制生育。”
1971年7月,国务院下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定了“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人口政策。
1973年12月,我国提出“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拉长生育间隔,两胎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
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宪法》,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
1980年我国人口突破10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至此,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出台。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031,882,511人。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13,368万人。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339,724,852人。
(上述人口普查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人口数据)
将前四次人口普查形成的三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率归纳如下:1953年到1964年为第一阶段,共11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829%;1964年到1982年为第二阶段,共18年,为2.373%;1982年到1990年第三阶段,共8年,为1.233%。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第二阶段人口增长率2.373% ,远高于增长率本来就较高的第一阶段1.829%。说明和平年代加之医疗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较之银行复式计息利滚利还快,经过若干年,人口总数必然翻一番。1949—1982年的短短32年,人口由4.5亿到10亿多,是人口翻一番的实例。下面用古代人口翻番的情况旁证。
我国古代,即使爆发战争和瘟疫,即使存在统计误差,即使国土面积扩大和缩小,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如,秦末战乱后的西汉初年,人口为1500万—1800万,到西汉全盛时期达6000万,人口增长了2.6倍。战乱后的东汉初年,人口锐减至2000万,到东汉全盛时又恢复到6000万,人口增长了2倍,均翻了番。
唐宋元明清人口波动的情形也说明,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战争结束进入和平年代,只要百姓有稀饭填肚子,人口就会翻番地增长(可从网上搜索翻番的情况)。并且,人口基数随时间推进递增,如西汉初年人口基数1500万—1800万,清朝初年人口基数达1.19亿。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进行了两次人口普查。1909年清政府的人口普查,推算全国人口约3.7亿。1931年民国政府的人口普查,推算全国人口约4.748亿。新中国成立初期号称4万万5千万同胞,即人口基数为4.5亿。
从古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适逢结束战乱的和平发展期,人口总数均会翻番地增长。究其原因,与人口基数渐次庞大相关,与人口增长率上升相关,与生育文化相关。在古代,皇帝追求多生皇子,如康熙一人有几十个皇子,这一生育文化流传开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生育观在中华大地延绵了数千年,致使我国人口出生率很高。
新中国成立前30年,重复着我国数千年的人口增长现象,短短32年,人口总数就翻了一番,面对人口暴增,实行计划生育是历史的选择。1980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居高不下的人口增长率才减缓,使第三阶段的平均人口增长率1.233%远低于第二阶段的2.373%,远低于正式实行计划生育前的1969年、1970年人口年增长率2.61%、2.58%。
我国前三次人口普查是在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况下进行的,提供的数据足以说明,基本属于自然生育的前30年,人口翻了一番,它提示我们,需控制人口无节制增长。之后的30年,人口增长率减缓,说明实行计划生育能够约束人口无节制增长。
分析我国近30年与30年前长达2000多年的人口数据,说明计划生育能降低人口增长率,任其自然生育,人口增长率就会上升,人口总数就会翻番地增加。如人口学家测算,如果我国不实行计划生育,近30年人口会多增加4亿多人,到现在人口会接近18亿,这意味着,建国以来60多年人口会翻两番。以18亿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推算,大约60年后,我国人口会再翻两番,攀升到72亿。参照目前全世界人口70亿,让中国这片土地承载相当于目前全世界的人口,中国这片土地能承载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频繁而大量地流动,微观地采集某些地区人口数据已失去研究价值,宏观地研究人口总数,构建人口理论,对制定我国的人口政策才有价值。
不可否认,人口普查数据与其他调研数据一样存在误差。但是,不能因此否认政府开展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何况,1982年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几乎停滞,人口流动频繁的大跃进年代没有搞人口普查,使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误差小,研究价值高。与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相比,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易富贤选择性采集的微观数据更能代表中国的人口状况。
易富贤常常攻击我国的人口数据有假,并搞一套人口数据矫正。如,“假如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在2010年也只有大约15.3亿”,否定其他学者测算的17亿多人(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易富贤指责其他学者测算的多增加4亿多人是假数据,应该是多增加2亿多人。从计划生育前一个家庭有5、6个子女,结合现有2.18亿独生子女推算,多增加4亿多人的说法比较合理。即使如易富贤测算的多增加2多亿人,相当于俄罗斯的人口总数,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口数据。易富贤却说得那么轻巧,无视多增加2亿多人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人口普查是关系千秋万代的浩繁工程,政府设计一套普查办法和数据处理系统实施这一浩繁工程,组织者为何要制造弥天大谎,搞假数据左右人口普查结果?然而,易富贤为了推介他放开生育的生育观,依仗拥有获取人口数据的优势,选择性地收集有利于放开生育的数据,否定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综合分析我国各个时期的人口数据,说明放开生育论是有害的人口理论。
当前,我国决定实行“单独二孩”仍不合易富贤的胃口,易富贤仍步步紧逼,向“单独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发难。谬论重复一千次会变成“真理”,要警惕易富贤的生育观左右中国的人口政策,要谨防几代领导人制定和支持的计划生育国策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