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亿万人民的翘首企盼中和全球瞩目下胜利召开,又在众望所归中圆满闭幕了!
或可这样说,人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亚于当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被亿万中国人民给予了太重太重的厚望和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企盼,用“机遇与挑战并存”来概括本届三中全会是非常恰当的。为何这样说?
通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创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奇迹,这是不争事实。然而,环顾全球,当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时,高速行驶的中国列车也开始减速了。或许因为当初我们只顾一味地发展经济而忽视其它问题建设的原因吧,很多突出、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在这个时期集中爆发出来了,譬如:
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三农问题,养老问题,环境恶化问题,高房价问题,地方数万亿债务失控问题,手持天量美国国债打水漂问题,中国周边环境和安全问题,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袭击问题等等。概而言之,当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困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挑战比以为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尖锐,用“史无前例”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时指出,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毋庸置疑,大量事实表明,当下中国的改革已经全面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那么,到底该如何引领中国各项事业涉险滩、闯关隘,续写历史新篇章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全党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拿出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乃至“壮士断腕”的精气神来,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硬仗:用大智慧,大气魄,大胆略对发展带来的不和谐、不科学、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方方面面突出问题,进行一次大手术、大作业。
我们从本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惊喜地看到,党中央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上,已经开始着手行动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将使我国彻底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保我国改革方向不出偏差;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为了确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胜利实现,必须指出的是,关键是贵在“落实、 落实、再落实”!如果制定的政策再好,不能落实到位,一切都是枉然。
总之,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次改革”,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是我国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