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的生产要素单一,流程简单,产品有限,规模较小,更新缓慢,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其对财富的定义也是朴素而真实的,粮食、土地、林木、房屋等实物都是生产的目的,而货币的使用范围极少,即使有,也仅仅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实物,而不是货币本身,这反 倒使其经济危机的发生更多的在于实体经济本身,或者说,所受货币约束性不大。
在自然经济中地主雇佣长短工,或者出租土地给农民,收货剩余的粮食,实现了利润要求,剥削成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成为买卖、生产消费的中枢,利润有自然经济的实物利润转化为货币利润,剥削反而不成立了。
假设将社会中生产最终消费品的所有生产者整合为一家顶级公司,它从银行贷款1万亿,经产业链分配后,货币分化为消费货币六千万和过剩货币四千万,由于最终消费品只依赖消费货币,而 过剩货币购买了顶级产品的全部股权,因此,顶级公司必然亏损倒闭,银行将其清算,存货全部甩卖处置,银行回收消费货币六千万和股权货币四千万,共计一万亿。那么消费货币购买了社 会全部产品,而过剩货币一无所得,也即没有剥削,当然还要假设无消费贷款。注意:这里的不能剥削指的是整体上不能、时间上不可持续。
为了使生产与消费延续下去,必须扩大债务,于是ZF债务、企业债务、消费债务越来越大,债务一旦得到临界值必然发生金融危机,这种以债务拉动的经济机制无法将剩余产品转化为社会财 富,且债务缠身。因此,资本主义总是长不大,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不断扩散,不断衰退,并且让人产生幻觉,后进者以为得到了长 生不老药,实际不过是兴奋剂,快速的增长仅仅二三十年的光景,所谓杨小凯与林毅夫的先发后发优势就是这种争论代表。
对于顶级企业亏损的原因,不管国企还是私企,一般的经济学家归因于贪污腐败、效率低下、监管不严等微观层次因素,而没有提升至宏观层次的系统原因导致的货币约束,当然,他们的解 决方案也不会奏效了,于是,经济周期挥之不去。
节选自《新宏观主义》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