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克强刚当上总理,舆论就开始炒作其老师厉以宁。但厉以宁只是名大、牌大,并不是头大。
他虽然在推行股份制上有所贡献,将股份制定格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但他的脑袋也不能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中国有句名师出高徒的俗语,但这话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名师得有实、有智,而不是只有名,还得要求徒弟批判性的学习,既能继承,又能创新。
相反,如果只是依仗师傅的名,而自我抬举,即使获得了博士学历,也可能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那不过是学奴罢了。
一句话,名师可以出高徒,名师也可以出学奴,学奴们到处贩卖其名师的观点,就是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独立面对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
李克强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共同富裕,这个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上没有答案,在厉以宁的书桌上也没有答案。
厉以宁的贡献是,他通过股份制的倡导和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和私的矛盾,使得私人利益通过股份制的联合而取得了公的形式。
但厉以宁的局限在于,他没有想过如何让穷人通过股份制而获得资产,从而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如果不信,我们可以把义丐徐超带到他面前,他很难发现义丐徐超是个有产者。
因为厉以宁不懂品牌,不知道徐超出名之后,已经获得了名声,而名就是义丐徐超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也可以获得股份,这就是为什么运作义丐酒项目就可以让徐超脱离丐帮的原因。
通过义丐酒,徐超用自己的名声获得股份,自己出任代言人,同时,投资方和管理团队也都获得相应的股份,这样,义丐徐超的无形资产就可以通过股份制而转变为有形资产了。
3
同样的道理,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应该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将其视为农民的一项资产,而不是可以买卖的简单商品,在土地合并从小农经济走向大农经济的过程中,可以让农民依靠土地而成为股东。
此外,人力资本、专利技术、策划创意等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创业过程中获得股份,让劳动者都通过股份制而变成有产者,从而使得人人都成为股东,都成为生产的主人,进而彻底消灭打工思维。
但看看李克强针对农民工所说的那句“我也是给你们打工“就可以知道,他并不知道如何让劳动者不再成为打工者,他的潜台词是,你们还要继续打工。
打工思维,在本质上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造成的,这种制度长期存在的现实也使得劳动者养成了被雇佣的打工意识。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引入智本的概念,即每个劳动者在岗位上不只是单纯的出卖劳动力,他们的本领和才干即智本也在增值。
职场即是人才的市场,岗位就是自己的摊位,每个打工者也都是自己的老板,而工资则是每个月的营业额,所以,他们既是为资本打工,也是在为自己增长的才干而工作。
4
但李克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于他不得不用总理为人民打工的论调让农民工继续打工了。
不知道如何让农民工不再打工,就不知道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不知道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金融危机。
我们的官老爷们只知道屁股向上坐高位,却不知道脑袋如何总揽大局,不知道如何集思广益,他们没上位之前对着权力的宝座垂涎三尺,一旦上位之后就会发现坐在了火山口上。
用人的原则,应该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如果不配,就会反受其害,误国误民。
但遗憾的是,自从朱镕基以来,国家总理的人选一直在沿袭论资排辈的路子,正的下台,副的再转正,只看屁股而不看脑袋,难道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用人之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用人方面,共产党还不如刘邦,因为要论资排辈的话,韩信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