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复杂了。滚滚红尘中,有春风和煦,有阳光灿烂,也有太多的沉重和烦恼,太多屈辱与苦难,如同澎湃的海潮,持久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越来越难找到宁静与安详。生命个体的挣扎微不足道,所能企盼的,要紧紧地守护好自己的心灵。
多劝慰自己吧。人生中许多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要没有基本的衣食之忧,所有的身外之物都可有可无,千万别为难。能取固然是本事,能舍却是大智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进取的道路永无止境,芸芸众生,奔竞之间,有多少进取在异化,在折节鞠躬,趋然附势,成为物欲的奴仆。也许,成功者煊赫一时,炙手可热,但把心灵放在尘世的油锅中煎熬,又岂只扭曲而已。知足者长乐,只要求得一心安乐,便是一身安乐。
还得多反省自己。人生总会遭遇许多的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最难说得清的还是对自己。徘徊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是非难明,患得患失。受多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唆,往往有“澄清天下之志”,瞎操心、乱憧憬,什么远大理想、美好未来之类,结果呢,人生盲目,不但不会经营自己,反而等于是把自己交了出去,气躁心浮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如同地球一样,人类社会的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完全可以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替别人操心,寻自己的烦恼,真的何苦如此!所以,“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做到常反思自己,找寻自身的不足,也就了无牵挂,放宽心怀,不会给心灵添加负担了。
做平常人,长平常心。中国人崇尚入世之道,总强调君子有所立,大丈夫用力于当世,或位高权重,或富甲一方,总之得名声在外才行。其实不然,人生天地间,如果说不能没有精神的话,要的就是气节。平常人平常的心就是气节之所在。不扣公卿之门,不奔形势之途,不誉於前,无毁于后,做圣人不成,何妨做一个剩人呢。更何况在这个资本不讲道德,财富不顾伦理,为富趋向不仁的时代,官位、财富、学历等与道德水准不仅严重脱节,甚至是肮脏与龌龊的推波助澜者,看似辉煌,实则丑恶。人生如寄,短短几十年,赤子之心来,平常之心去,何乐而不为!
沧海桑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不朽的。自然的积累最终要化为腐朽,人生的积累也譬如烟尘,会随风而逝。如果说有什么让人珍惜、牵挂与忆念的,那只能是道德与情感,发乎于心而存之于心。守护心灵,也就守护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