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中国两千年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粮票制度。因为有了粮票制度,所谓的饿死三千万就很难解释怎么还会饿死人了。昨天有一个回忆帖是讲的当年粮食定量是每月二十六斤,其实不然,我当工人的时候因为是野外作业,所以粮食定量是三十八斤。而我上大学以后粮食定量减为三十五斤。当时的农民本来是要向国家交粮食的,但是也可以象小岗村那样吃返销粮,而且返销粮的计算,是按每月三十斤计算的。
其实在改革开放以后很久,粮票制度都是存在的,直到后来,九十年代中期,才宣布废除粮票制度。但是这种废除,现在看来,在政策的设计上,是不是太仓促了一点?是不是过于急于地宣布一些政绩造成的?
顺便讲一下要饭的。在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初期,都是有要饭的。北方的要饭的人多,南方的少。
要知道,要饭的通常也有要饭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在有粮票的时代,他无法向路人说“我肚子饿”,一句话“你的粮票呢?”就把他给问跑了。因此,新中国之所以要饭的少,也是因为这个粮票制度导致了要饭的人缺少了要饭的理由。
在改革开放初期,要饭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我要上学”,这是因为学费一贵,这就成了要饭的理由了。还有一个,是“我要治病”,那就是因为医疗费上去了,治病就成了要饭的理由。但是确实有可能的是,那个说“我要上学”的人不一定真的要上学,那个说“我要治病”的人,不一定需要治病。还有就是残疾也是一个理由,残疾的理由,也是“我残疾了,所以没法谋生”,但是没饭吃吗?如果有粮票,他就缺少这个理由,但是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残疾人有可能医疗费比较多。
而最近我在深圳地铁站看到的一个外国人做的广告,上面一张照片,就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在喂一个三岁的小孩吃饭,然后就宣传说,因为你的帮助,他们就有可能生存,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我记不清了。因此饿肚子现在成了要饭的理由。如果有粮票制度,这个理由就不存在了。
应当清楚的是,一个社会的什么事业大发展都是好的,偏慈善事业大发展是不好的,说明社会不好,才需要捐款,如果好了,怎么要捐款呢?捐款最容易导致不公正,而统筹兼顾,倒是一种有计划地行善的办法。
现任政府很大的一个功劳就是建立了救助管理制度,但是每一个城市的救助站,都地处偏僻地带,不容易找,交通不方便,且救助的目标,不是长住的贫穷人,而是临时遇到困难的人。当然这也是好的。
但是我认为,建立粮票制度,也是一种好办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从学术上认为这是一种好办法呢?非要认为这就代表了社会情况不好?就代表了黑暗?这是缺少学术研究的态度。建立粮票制度,在现代条件下,完全也可以不是过去的那种印制的粮票,而是利用二代身份证,每一个人在全国各地的每一个供应点,甚至委托超市来办这事,就是一刷卡,就能够每月领到三十斤粮食,或者更多一些,象朝鲜那样,四十五斤,这样是怎么也吃不完的了。
粮票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人人都有粮票,人人都有粮食供应,这个民以食为天的问题就算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有尊严。如果你只是定向地给穷人粮票,那么,每一个领粮票的人都有一种屈辱感,觉得没有尊严,事实上许多接受慈善的人也都会存在一种自卑感,这种人民的自卑感有可能导致人民的不上进。而每一个人都有粮票,则反而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因为穷人富人当官的平民都有粮票,这就不是一种耻辱的标志了,这对于建立民族信心是很有用处的。救助管理站也有这个问题,就是凡是去那个站的人,不是无赖,就是心中充满着失败感的人,“我怎么混到今天这种吃救助的地步了?”但是粮票是人人都有的,反而谁都有尊严,不需要别人的帮助都能活。
粮票制度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我上面说的,消除要饭的理由,会减少街上要饭的人。街上要饭的人,有真有假,有的人根本就是有的吃,他们通过要饭来挣钱,有的人的困难是假的,瞎编出来的,但是也有真的。今年看到网上的一个例子,一个外国人长期给要饭的免费食物,导致了感动,一个导致感动的制度反而是不公平的,缺少尊严的,专门给外国人良好感觉的制度。如果有粮票制度,那个外国人根本没有理由这么干。
粮票制度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备战备荒。要知道现在社会和平安宁,但是战争随时有可能爆发,大地震等突发灾难也随时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一个大地震人们就流离失所。如果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起粮票制度,则一个人无论逃到哪里转移到哪里,都可以凭自己的身份证刷到自己的一份口粮,他就可以投入到应对战争或灾难的斗争中去。
粮票制度的第四个好处,就是减轻了对养老的压力。
现在不是正在大讨论所谓的养老问题吗?什么养老金缺口之类的事情。就我的分析,富人当然是不存在养老问题的,有养老的各种供应,还是没有,富人反正都有财产,这些财产反正也花不完,导致子女因为财产的继承问题还打架。因此就是穷人养老问题。而穷人的养老,在我看来,当然就是最低限度的,最穷的供应,因为你穷,国家还能够免费给你豪华生活吗?当然不可能,也不现实。
因此,对于每一个穷老人,如果有粮票,有衣服票,并直接计算粮食供应量和服装供应量,就象军队那样,每一个军人的吃喝睡军装等都是全的,这样一来反而是不要多少钱的,而且计算的是生产量,只要生产量足够,一个老人有衣服保暖,有足够的热量供应,剩下的事情国家应当管不着。当然还有医疗,也需要统筹安排。完全从实物的角度分析养老,比专门计算钱要精确。
也许有的人不满意?认为老人还要有其它的好生活?那么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还需要什么?我看就是玩,那么现在电子游戏中便宜的,加上一个平板电脑,也可以联大电视的,一个俄罗斯方块就足够让老们人玩个痛快了,其实免费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成千上万,因此老人应当不寂寞。剩下的无非是子女的探望,和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