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一轮的钓鱼岛热,看看也就过去了,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把话题扯远一点,说几个不太着边际的事儿。
去保钓还是打海盗
保钓与海盗,这本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这两件事情中国都得忙活,可能今后还要更忙活,于是就有一个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了。
现在看来,中国武装力量至少是海上武装力量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索马里海盗那里,一批又一批护航编队源源不断地开往遥远的印度洋,目前看来也并没有结束行动的意思,但钓鱼岛海域却见不到海军舰船的踪影。
不能说护航反海盗不重要,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实际行动说明,这件事大概比保钓还更重要,因为这是反恐大业,是全球反恐大业的一个部分,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事情。投身这样的伟大事业,能够证明中国与反恐大业休戚相关,也表明中国军队把反恐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大概也还能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军队的和平形象。
除此之外,印度洋护航是不是还有别的意义呢,比如对于推动海上力量走出去?
窃以为,海上力量当然需要增加远洋经验,但这跟到印度洋还是太平洋没有关系。也许,印度洋的经验关键时刻不一定用得上,未来的某一天,即使客观上需要中国到印度洋上遂行军事活动,但如果有人卡住马六甲,控制安达曼,中国也将望洋兴叹!与其这样,还不如增加自己的太平洋经验来得实惠。
也许有商船需要护航的因素吧?有人会这样的提出问题。
其实,护航是这样,不护航也是这般。只要每艘商船上配备一把冲锋枪,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武力与保钓:不相干的两码事
接下里的问题就是,保钓不需要动用军力吗?
这大概是很可能的。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无法见到任何正式的说法,比较权威的应该是官媒的表态。
《环球时报》8月17日发表了《“立即放人”,国力支撑外交严正交涉》的社评文章。这篇文章对目前的保钓形势作了高度的概括,认为,中国的保钓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中国对钓鱼岛的战略迄今是成功的。
那么,中国的保钓战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呢?
这篇社评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论述。该文说,“大国之间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领土争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日本当然都是大国。按照这个判断,既然“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领土争议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中国也好,日本也好,显然就不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时代,就只能把战争手段束之高阁了,战争手段束之高阁,军力显然也就派不上用场,也就与保钓毫不相干了。
这样的说法中国官方能同意吗?考虑到《环球时报》的权威性,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更重要的是,《环球时报》很可能也征得了日本的同意,尽管日本在钓鱼岛冲突中多次公开声明准备动用武力,但很可能已附耳悄悄地告诉《环球时报》说,这不是真的,只是吓唬一番而已。
听话听声,看这篇社评文章的口气,不但日本不会动用战争手段,就连美国、菲律宾等也不会对中国动用战争手段了:美国与中国虽然没有领土争议,但美国却深深卷入了中国的领土争议,争议的当事人都不会动用战争手段,深深卷入者就更没有可能了。至于菲律宾,蕞尔小国,大国都不动用战争手段,小国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战争手段更是不可想象的了。
对此,相关的“专家”“学者”有什么意见呢?
主流的“专家”、“学者”毕竟说话有分寸,什么事都知道须留有余地。同样是该报,8月17日一篇《将“激情保钓”的活动全球化》的文章针对保钓战略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该文称,“军事回收固然是选项之一,但我们有更有力的非军事手段,不但可以收回钓鱼岛主权,而且还可以把日本赶出琉球群岛。那就是法理保钓。”
我的天!“更有力的非军事手段”之“法理保钓”,“不但可以收回钓鱼岛主权,而且还可以把日本赶出琉球群岛”,这是多么美妙的前景啊!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琢磨武力了呢?
总之,武力与保钓现在完全是不相干的两码事。
大家都保钓,各唱各的调
每一次钓鱼岛问题热起来的时候,大陆、台湾、香港(也包括澳门)都齐声高呼要保钓,但具体怎样保钓,其实是各念各的经、各唱各的调,以往是这样,这次仍然是这样,不要说大陆、台湾与香港共同协商统一行动了,就是彼此默契也实难寻觅。
本来,两岸三地在钓鱼岛问题上秉持共同理念,都有共同的感受,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应该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果能实现联手行动,无疑乃上上之佳策,即使不能联手,但如果能够联声,口径说法大体一致,也属不错的宣示。但遗憾的是,台湾方面根本就自行其是,先是呼吁制订“东海行动准则”,接下来又明确宣布不与大陆联手。这样一来,不能联手保钓不说,还相当明显地暴露了两岸之间巨大的战略裂痕,让外人感到今后可有更多可乘之机遇。
这个裂痕,其实在民间保钓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来,民间保钓是目前保钓动作中最具冲击力也最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官方层面上不能联手,民间联手应该不存在障碍,如果能实现两岸三地或者四地民间联手实施保钓登岛行动,主权宣示的力度、对日本的压力、产生的影响等,都可能获取大得多的成效。惜乎此次大陆民间保钓胎死腹中,台湾临时变卦,只剩香港方面区区十数人,虽然勇气可嘉,但实际差不多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别说登上钓鱼岛,就算登上琉球群岛又能证明什么或者改变什么呢?
最新的报道说,台湾方面的民间保钓还要单干,准备在9.3胜利纪念日登岛。看来“大家都保钓,各唱各的调”将是今后常态。
由此看来,今后钓鱼岛问题比较可能有如下前景:
一、和平保钓——这是今后钓鱼岛问题的主旋律。
二、唾沫保钓、文字保钓——这是今后解决钓鱼岛问题的主要工具。因为“法理”这类东西就依靠文字与唾沫,不需要任何别的。
三、民间为主——这是今后保钓的主要力量。两岸三地各自行动,纷纷出动各路民间人士,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志士呼应参与。
四、持续登岛——这是捍卫钓鱼岛主权的主要方式。前几次已经有过,这次又成功实现登岛,今后照此办理就是了。
这样说来,笔者对保钓大业是越来越有信心了。试想,越来越多民间的保钓船络绎不解地奔赴钓鱼岛,保钓人士连绵不绝地攀登上去,到头来日本就有可能抓不胜抓,总有累死他们那一天!到那个时候,瓜熟蒂落,日本人大概会说,哎呦,我不干了,你们拿回去吧!这大概就是《环球时报》所谓的成功吧。
要问,真会有这样的好事吗?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