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墙上的挂历撕得还剩最后一张,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进入西元2012年了。
前不久接到草根网参加新年致辞活动的邀请,这种活动通常是例行的应景,让我觉得很不自在的那种。要放在过去,即使勉强参加了,也是一肚子不情愿,或者敷衍了事,或者故意捣乱,说些“不会 说话”的话,让人甚感乏味与尴尬,暗地里指天发誓下次再不邀请此人参加类似活动了。
今年的情形不同,因为前面就是2012。今年的这个活动不但要参加,而且我要用一个通常被认为最不吉利的话题来迎接新年,那就是死亡。
2012年是古老的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也是一些宗教徒所认为的“最后审判日”到来的时候。一段时间来,对2012年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传言,加之今年以来全球各地频频发生各种天灾人祸 的报道充斥于媒体,许多人,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相不相信那些预言,都觉得内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明年到底会不会有事,万一有事了该如何是好?
其实这些问题不用问别人,该问我们自己。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一般认为,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生都还不知道,怎么知道死?也有人认为这表示孔子认为死是不可知的,或者说要人 们珍惜现实人生,这比了解死更重要。
这句话研究到这里通常就被我们轻易放过了,如此看来孔夫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这样的话好像有点打发人的味道,被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我们能否往前追问几个问题:一、谁“未知生”,夫子是说他本人还是说季路?二、这个“生”是指“生命”的由来还是“生活”的道理?三、“了解生”与“了解死”是什么关系?夫子的意思好像 是必须先了解生然后才能了解死。
如果说孔子不知道生命的由来,他怎能说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样的话(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那孔子一生宣传的是什么?
我曾一再提醒网友,学习《论语》一定要注意孔子的话是对谁说的,或者说谁是“当机”者。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能够确定孔子当时是在说季路“未知生”。在“未知生”的情况下,跟他谈死是 怎么回事,他是不可能弄明白的,不如不谈这个问题,让他继续学习做人的道理。
那么孔子是不是在用这句话来回避正面回答死的问题,他自己到底知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一点孔子没有说过,我们没有证据下结论。但至少从“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 子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知生”和“知死”之间到底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孔子的话里面,我们只知道“未知生”一定不能“知死”,那么是不是要等到彻底把“生”搞明白了,才可以“开始”了解什么是死呢?许多人就是 这么理解的。
佛家对生死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分段生死,一种是变异生死。比如说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是分段生死,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一生分为许多段,就会发现分段生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
生是出现,死是消失。三岁的你,去年的你,昨天的你,一分一秒之前的你在哪里?对不起,都死了。
孔子说过:交臂非故人,可见他很清楚分段生死这回事,故人已“死”,你不可能再碰上他。“人不可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趟过那条河的人“死”了,那条河也“死”了。
变异生死是从人们生活的质量或状态来划分的,比如当一个人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的时候,可以认为一年级的他“死”了,二年级的他“出生”了。
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是交织在一起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只不过前者更微细,后者看上去比较“粗”一些。如果我们把时间段尽可能地缩短,短到不能再短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发现,生灭同时,生和死差不多是一回事,可见死亡的问题不必害怕也不必避讳,我们每个人经历的生生死死已经多到不计其数。我们又可以发现,这个生死是无法把握的,我们 想年年十八,可能吗?
如果生和死是一回事这一条点能成立的话,那么“未知生焉知死”就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释,那就是“知生即知死”,反之亦然。两者并没有先后关系,还用不用先知生,然后再知死吗?不用了。
从切入点来说,知生死可以从生也可以从死入手,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年代,天下大乱,死亡可能随时降临,物质水平又十分低下,在这种条件下,要活下来并从精神和道德层面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显得最为重要,所以先要“知生”,而在充满物欲的现代社会,人人都想法设法从物质上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几乎到了贪得无厌的地步,除非死到临头,会总觉得死亡这东西离自己很远。在这种大 环境下,伦理道德教育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知死就比知生要来得更重要。
知生是伦理道德教育,知死是因果教育的一种。伦理道德教育使人耻于作恶,因果教育使人不敢作恶。
有时候党政机关会组织党员干部去监狱参观,或者请反贪局或者检察院的人来本单位作报告,这实际上也是因果教育。
曾子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的一生,干得最努力、最精进的一件事就是走向死亡,连吃饭睡觉都不曾有片刻的懈怠。严格地说,每个人都处在“将死”的阶段,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念善、言善、行善,换句话说就是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呢?
当年印光大师曾在佛像后面的墙上贴了一个大大的“死”字,时时刻刻警示自己,要把今天当成此生的最后一天,再没有明天了!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加倍努力。
我们真的没有把握早上高高兴兴出门,晚上就能平平安安回家,我们也不能肯定今晚睡下之后,还能看到明天的阳光。我奉劝年轻的朋友,不要用“老糊涂了”、“老不死”的这些话去嘲弄和谩骂年 长的人,你既不能保证你比老人清醒,也不能保证不会走在他们的前面,因为黄泉路上无老少。
有时候我会劝胆大的人,多到殡仪馆,到车祸现场去看看死人,有好处。如今我们对媒体不断传来的各种各样的灾难已经麻木、疲劳了。走近点看看印象会深刻一些,会更有真实感,这时候人就会老 实了,我们脑子里每天念念不忘想得到的那些东西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了。果然能把今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最想再看一眼的人,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还会想房子车子 吗?还会想升官发财吗?还会争风吃醋吗?还会勾心斗角吗?恐怕不会了,还会想大吃一顿山珍海味吗?恐怕没那个胃口了。也许,这一天就是你此生过得最有意义的一天。
这叫“未知死,焉知生”?
大过年的,说了一大通死字,对不起大家了!生死是人生头一桩大事,了解死是为了更好地生,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012并不可怕,要有坚定的信念,地球不会毁灭,中国更不会亡。当然天灾 人祸一定会有,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必惊慌失措,要把那些灾变当成自己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的最好契机,从自己做起,把人类、把这个地球带向更好的明天。最后请允许我用净空法师的话向 大家预祝新年:
诸恶莫作岁岁平安,
众善奉行年年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