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8月10日,相信是一个军迷难忘的日子。万众瞩目的中国首艘航母离开了它停泊近十年的港口,开始了她的试航之路。
关心中国航母的,当然不仅仅是中国的军迷,西方媒体显然也表现出了高度热情。与中国军迷质朴的感情不一样,他们更热衷于探究中国航母的后续计划和中国航母计划对他们所谓的“正当利益”带来的影响。
美国霸权的象征是海军,美国海军的象征是航母。而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最大的,也是必须跨越的障碍就是来自美国的遏制。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航母的综合战斗力显然无法达到美国的水平。当然,在面对这个现实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满怀着希望。连塔利班都能够用RPG绝杀CH-47,中国若有了一艘航母,又如何不能撬动亚太格局。当然,这必须基于合理的战略部署、优良的战役组织以及优秀的战术行动。
直白地来说,航母就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平台,武器的作用是由人来发挥的。武器性能不如人,就由人的智慧来弥补。
航母之所以成为美国海军甚至是美国军力的象征,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二战,航母以新兴力量的姿态,在多场激烈的海空大战之后,无可争议地取代了战列舰的作为强国海军核心力量的地位,甚至直接和间接的促成了这种纵横一时的海战平台逐渐消亡。美国海军,在战争中茁壮成长,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力量。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就奠定了自己第一航母大国的地位。
战后的多场局部战争中,航母都成为美国军事力量的急先锋,为美国的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今日,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最大也最先进航母群的美国海军,其最大的相对优势就在于这种无可匹敌的海上制空权。这也是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被高度关注的原因,这种武器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海上制空权。
然而,反舰弹道导弹如同潜艇一样尴尬。潜艇,只能阻碍敌方获得完全制海权,却不能让己方拥有完全的制海权。同理,反舰弹道导弹只能阻碍敌方获得海上制空权,而不能根本性地帮助本方取得海上制空权。是的,只有航母,才能成就海上制空权。
哪怕只是拥有了区区一艘航母,哪怕这艘航母的性能不是那么先进。可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是本质性的区别。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帮助获得海上制空权,但其本身不可能获得海上制空权。航母数量不多,性能不先进,这些都能解决,唯独没有,那就不可超越。
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役上,围堵中国的美军都处于外线位置上。这就给了中国航母以更为广阔的土壤。从渤海到黄海,再到东海以及南海。美国,也不能处处严防死守。如果美国过于偏执坚持严堵,那就意味着其虽然强大但仍然有限的力量被中国所调动,这当然是我们的机会。
航母让中国增加了一个战术节点,虽然对比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而言,这还是一个较弱节点。可就是这个较弱的节点,弥补了国防体系的一个空白,系统完整性和效能均有了显着提升。战争的偶然性无处不在,在朦胧的战场迷雾之下,这个较弱节点可以对应地牵制和威慑敌对势力的较强节点,甚至实现局部的优势逆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要敢想,你就有了机会。
考虑到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美国,那么航母所带来的改变就更大了。日本和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在东南亚航道上将更大程度地受制于中国。甚至,他们想绕开东南亚,从更远的地方维系其战略通道也仍然将面临着海洋制空权上的绝对优势。对于南海周边国家来说,航母的意义自是不言而喻。这意味着中国的空中力量对他们发起打击的时间和距离都大大缩短了。这与空中加油的战役组织复杂性大大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一艘航母,从无到有的质变,完全可以决定性地改变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现在的中国,就如同斗地主一手牌因为一张牌而变得好打了。虽然那张牌不够大,但却胜在足够关键,至少能够让中国把地主斗倒的机会大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艘航母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次试航。中国这条巨型航母,必将在不断地碰撞中自我完善,承载着梦想,前进……(封立鹤/四代重歼)
PS:算是对几个月前那个类似文章的一个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