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闪雷鸣雨瓢泼,动车脱轨鹿城泣;几多美梦碎断途,一众哀思挂残车。骤雨易洗两行泪,盛夏难暖半颗心;匆匆别吻情犹在,悠悠离恨潮已生。”
动车事故现场的有这样一首奠基诗用笔写在桥柱上。本人以为,这首诗和遇难人的姓名应该刻在一块石碑上。这石碑应该是一个纪念结构的一个部分。
交通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个部分经常出事故,例如飞机失事。国际上,许多飞机失事现场都有纪念碑,刻上遇难人的姓名,借以寄托人的哀思。除了飞机失事,其他事故现场也有建立纪念设施的。例如,在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政府大楼爆炸现场建立的国家纪念馆在的黑色墙上刻的是以下几句:
We come here to remember those who were killed, those who survived and those changed forever. May all who leave here know the impact of violence. May this memorial offer comfort, strength, peace, hope and serenity.
用以纪念168位遇难者和那些有关人员。这里提到了希望参观的人理解暴力的冲击。但是,这里没有对于爆炸肇事者的仇恨,连责备也没有。本人看了之后,觉得这样的纪念馆,使人深思,从而在一个高的理念水准上理解人类社会的冲突。
其实除了国家纪念馆,还有许多个人建立的纪念碑之类。最常见的是在汽车交通事故现场的一束花,往往是家人放置的。在事故的周年,年年都放,就在路边。
我想,会反对建立纪念碑的可能就是那些社会公仆了,尤其是那些与高铁有关的公仆们。他们希望事情快快过去,大家快快忘记。可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健忘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