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作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作些什么。”他是强调爱国主义的;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他是强调国爱主义的。
国爱主义是中华民族一个优良的传统,但是长时间以来,被人们忽略了。其实,在我们中华文化里边, 爱国主义和国爱主义是同等重要的,国爱主义与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东西。不仅仅中华文化是如此,世界主流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修建郦山的奴隶会去爱商纣王的国,也很难想象被迫去自相惨杀的角斗士会去爱罗马人的国;除非百姓们都患上了被虐待狂的症状。
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的发端,是一种利益互动;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道德标准的不断变化;爱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了一种自然的东西。它不是被动的,而是自发的;不是强迫的,而是自愿的。
正如大智者爱因斯坦所言:“国家是为人而设,而不是人为国家而设。”国爱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前提条件。
对于绝大多数的外国人或者中国人来说,我们很难想象感受到国爱主义的人不采取爱国主义;也很难想象没有感受到国爱主义的人就心甘情愿地采取了爱国主义,除非他受到了精神误导。
三千年前,周武王带领西方军队攻打商国的时候,商国紧急调动了七十万奴隶迎战,但是战场上一碰,他们全变成了“商奸”为什么?因为商纣王从来没有实施过国爱主义,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求别人“爱国”,这种违背人民真实意愿的做法,后人为之设了一个成语叫—强奸民意。所以关键时刻“商奸”们就把他“卖”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爱国主义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违背人民的意愿而要求别人,是一种强奸民意的做法。
现代以来,美国人爱美国,英国人爱英国,中国人爱中国,日本人爱日本国,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现代以来,作为现代国家,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实行了国爱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爱国主义者:屈原是爱国主义者,秦始皇也是爱国主义者;成吉思汗是爱国主义者,他爱地上的国;耶稣也是爱国主义者,他爱天上的国;就连声称无产阶级没有祖国的马克思也是爱国主义者,他的国是自由王国。
这几年来,当你打开有关时事的网站论坛,你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以爱国主义为名的 “咆哮”;从这些咆哮中你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正义的力量和大无畏的精神。但实际上,之类的这种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空洞无物的虚无主义上的。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怎样的呢?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真的国爱主义也一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现在这些年来,由于吸收外来技术和资金,中国社会似乎大大发展了,可是底层民众什么好处都得不到。得到的只是失业的困惑,前途无着的煎熬,少劳多得多劳少得的不公平对待,嫌贫媚富社会陋习的侮辱。
国家没有能力安置他们工作,让他们受了苦,或者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应该有所愧疚。可是有一些人却简单地以能力,努力等理由来推卸社会责任。这是很不应该的。
现在青年人多认为中国代表社会主义,但是中年人则多认为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成分要比中国多:至少失业有救济,养孩子国家负责大半,养老人国家也负责大半。于是,人们观察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凡高举爱国主义的,大多数是那些不懂事的青年人。
许多人,青少年时代都很爱国,为什么中年以后的人不怎么爱国主义了呢?因为感受到的国爱主义少了。下岗的,失业的,生病,家庭纷争的,小孩读书的,没有人理,人心散了凉了。所以就不爱国了。
什么是爱国主义?那种没有缘由的乱爱,其实是一种盲目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的高涨,是一种集体意识的盲动,对于国家的进步是有害无益的。
现在总是听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腾飞的呼声。但是怎样才算是复兴怎样才算是腾飞呢?对于这个问题,一部分人认为搞好一些市容,办好一些国际赛事,或者到外边摆一摆阔气,就代表中国正在复兴和腾飞了。其实这是一种很肤浅的认识。要真的复兴,真的腾飞,面子工程要有,但是里子工程更加重要。所谓的复兴和腾飞的基础起码是人们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说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自由,人人得发展;而不是修几条光鲜大道,盖几座高楼大厦,或者办几个大庆典。就好像,对于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人,我们应该带他到饭馆而不是美容院,
而不是相反。
现在的中国还不是自由王国,更不是天上的国,而是地上的国。但是既然这个国被赋予的性质是人民的共和国,就更应该实行多一点的国爱主义。
国家,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家。 家里边的兄弟姐妹,生活困难,其它人拿一点出来,接济他们,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边,是很应该的。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人,生活困难的人,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难受,国家每月定额发点钱给他们是很应该的。
国爱主义上去了,爱国主义也会跟着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