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2011.6 - 2012.2美元升值窗口
纯属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总体看法与观点:
中国通货膨胀与美元大反弹的逻辑是,
中国经济不减速,则粮食等大宗商品依旧处于高位,甚至再创新高。
中国经济减速,则铜锌等中国使用量大的基础金属下跌,引发经济螺旋式下降的恶性循环。
美元反弹,与中国经济减速,互为因果,互相加强。
举个例子:2008年“中国经济减速股票泡沫破裂 + 美国经济减速”,与美元走强,互为因果。
这一波美元走强,由套利资本平仓推动,由全体投资者抛售资产来完成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美元经历了三次泡沫破裂过程。最近两次美元泡沫的破裂过程(1985以后,2001以后),都对应两轮三年左右的低利率时期。
美元泡沫 = 美元估值过高,具体参见特里芬难题(见下面转载的关于特里芬难题的概述)。
第二次美元泡沫的破裂过程:
1985.9,美元泡沫开始破裂,1986 - 1988美元维持低利率,美元贬值,全世界房地产大涨。1990 - 1991美国房价大跌;1992 - 1994,美元再次维持低利率,美国房价继续跌,东南亚和香港的房价疯涨到1997年。
第三次美元泡沫的破裂过程:
2001.7.6,美元泡沫开始破裂,2002-2004美元维持低利率1.25%左右,全世界房价又一次大涨。2008 - 2009美国房价大跌;2009 - 2011美元零利率,负利率,美国房价继续跌,中国大陆,香港,韩国房价大涨。很多人老说ZG托房价。我说,没有4万亿,中国房价2009-2010涨幅不会少太多,如果香港没有参考意义,那么韩国总有一些参考意义吧?韩国可没有类似4万亿的财政刺激。
上上次的美元泡沫,是1969年美国登上月球的那年开始破裂的,1971.8.15美元与黄金脱钩,整个泡沫破裂过程,耗时10年多,直到1980年美联储大幅加息,打断通货膨胀的脊梁。期间石油价格两次暴涨,美国房价两次大涨大跌,但算不得泡沫。
泡沫的顶部很难猜,但是泡沫在初期大跌后,进入平台期的时候,却有一定的规律。这个从Sornette分析的黄金泡沫1980年破裂后,日经指数1990年破裂后的震荡周期,可以看到一定的周期震荡规律。分析一个破裂了很久的泡沫的尾部周期震荡,却相对容易一些。
回顾一下2010年。2010年3月底,美联储量化宽松一期结束,套利资本平仓,导致很多经常上报纸头版,电视黄金时间段的“专业经济人士”热议二次探底问题。我认为在泡沫的顶部,没有什么二次探底的问题,而是泡沫何时硬着落的问题。2010年5月到6月初,美元套利资本平仓造成金融市场大跌,希腊国债危机。2010年6月到9月,人民币货币政策放松,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美元进入近12个月的贬值期,商品价格猛涨,中国通货膨胀愈演愈烈。2010年10月到2011年6月,人民币货币政策尝试收紧,走钢丝很难的。
2011.6 - 2012.2,美元套利资本平仓,这一波风险资产大跌,很可能远远超过2010年5月,那次只是预演而已。此阶段油价比2010年5月高不少。但是美元套利资本平仓,只是一个推动力量,市场里的其他参与者,也会卖出风险资产,锁定利润,减少风险的。正如普通投资者,在2009.3 - 2011.5,同样买入风险资产,享受一场财富盛宴。市场是所有投资者和各国监管者的一场共业过程。
美国2011年接下去的时间,加上2012年,要发行近2万亿的国债,美元继续贬值,新国债的发行就会出现大问题。美国国债问题,需要美联储放任一次超过半年的美元升值过程,以便继续发现美国国债。
初步看,2012.3 - 2012年底,美元很可能再次贬值。零利率,负利率,加上美国赤字规模巨大,很难令美元维持长期走强。美联储毫无疑问会持续美元负利率政策(NND是不是来过中国偷师学艺啊),负利率幅度大约在1%到1.5%,负利率程度可能不大会超过2%(负利率不等于不加息,只能说短期利率低于CPI)。
参考:
Didier Sornette对于1980年黄金,1990年日经指数泡沫消退的过程的分析。
Financial ANTI bubbles:Log periodicity in Gold and Nikkei collapses
Sornette没有分析2000年附近的美元泡沫。
后记:
这个世界最搞笑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些自身劳动价格(工资)的涨幅,追不上猪肉价格涨幅的,或者抱怨追不上房价涨幅的,偏偏却是2003 - 2006最反对人民币升值的急先锋。人民币汇率被扭曲,被人为压低(通过印钞机来承接源源不断的美元),天平就会向外贸领域和“抗通货膨胀的有形资产”领域倾斜,是20多次调控都调不动的经济规律。
通货膨胀,明明是一种货币现象。偏偏有人喜欢骂“游资”炒高了葱姜蒜的价格,就如他们当初骂温州人炒高了房价。印钞机的主人后后面偷偷地笑。美元印钞机的主人,美国国债这种欠条的主人,也在后面笑。
德国轮转印钞机的生产商Drent Goebel也笑了,因为他们的轮转印钞机,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附录: 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第四章信贷与管制的周期
强劲增长的经济倾向于增加资产价值和增加未来收入流量,两者都是评估信用时所依靠的指标。在信贷扩张反身性过程的早期阶段,所涉及的信用金额相对不大,对抵押品估价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过程在最初阶段显得很稳健的缘故。可是,随着负债总额的累积,信贷总额的权重日增并开始对抵押品价值产生了增值的效应。这个过程一再持续,直到总信贷的增加无法继续刺激经济的那一点为止。此时,抵押价值已经变得过度地依赖于新增贷款的刺激作用,而由于新贷款未能加速增长,抵押品价值就开始下降。抵押价值的侵蚀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抑制的作用,反过来又加强了对抵押品价值的侵蚀。到了那个阶段,抵押品已经用至极限了,轻微的下跌就可能引发清偿贷款的要求,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这就是对一个典型的繁荣萧条循环过程的剖析。
(201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