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一叶知秋。
雕像1月份竖起来,4月份搬走。可谓来去匆匆。
沧海桑田,竟也在一夜之间。嗟乎。
孔子何时怎样进入我们的空间?这个问题我没有仔细看资料,只是谈谈作为普通人的依稀感觉。
改开之后实际上是西方的思潮大热,几乎是言必称美国。孔子实际上虽然被平反了,但是坐的是冷板凳。
后来好像听说韩国对孔子是如何如何的尊崇,接着就是台湾的人反复宣传孔子是我之国粹如何如何应该尊为上。
后来好像有人建议把孔子思想作为统一四海华人的意识形态,这个似乎很受上层的青睐。
后来孔子学院出来了,再后来孔子家族也是香火大旺…
再后来好像有个什么教授叫于丹的,在CCTV开讲孔子的论语,一时红得超过了易中天。
再后来资本家纷纷附庸风雅争做儒商,有各地的儒商会。说是资本家听一趟论语的课花好几千…
再后来孔子雕像就站在天安门一角。这个遭到毛左的激烈反对。
就我个人而言,西方的思想我觉得比孔子的东西值钱一些。很多管理的思想,还是学西方的好些,学原着…
至于论语里边有很多跟现在的东西想通的,那样的解读当然很技巧,但是我实在没有感觉非学学论语不可。
闲聊,迂腐啊还不如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