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
2019-01-31
西瓜视频上,有一档节目叫“观点随大刘”。近日,我看了他的一段关于“通货膨胀”的评说,简单易懂,并且与我的观点相当吻合。现用文字复述一遍(并加上我的评说)贴到网上,以飨诸友。
“假设社会上有一万个人,每个人有10块钱,并且社会上有10万件商品,每个商品的价格是1块钱。每个人都可以购买10件商品,整个社会非常的公平。如果有一年社会商品增加至20万件,但是政府却增发了30万的货币,也就是说,到年底的时候社会上有20万件商品和40万的货币,此时每件商品的价格变成了2块钱一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货膨胀。”
“一般我们会认为,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缩水,是整个社会任何阶层、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你要知道,增发的货币并不是一下就(平均)投入社会的。第一个月可能只到了一百个人的手里,第二个月才会到一千个人手里,最后(分散)到达整个社会。那么第一个拿到这些增发货币的人,就有时间上的优势,他仍然可以以每件商品1元的价格购买商品。他拥有40元,可以购买40件商品。而随着货币逐渐投入社会,最后拿到货币的人,他面对的价格只能是2块钱一件。”
(楼主评说:实际情况比这个还要糟糕。分析如下:如果最前的1000名采购者仍然可以以每件一元的价格购买商品,接下来的2000名采购者以每件1.5元的价格购买商品,那么最后商品的价格就不止是每件二元,每件商品的价格会变成(400000-1000*1-2000*1.5)/(200000-1000-2000)=2.52元;甚至还会更高)。
“如果可能的话,那位第一人可以贷款1000元,在增发的货币完全进入市场前,以每件一元的价格购买1000件商品。然后到年底的时候,以每件2元的价格卖出去,1000元还贷,1000元净利润。”
(楼主评说:这可能就是孔令功先生在他的博文《论市场经济新增利润来源》中所提到通过增发货币而产生的所谓“新增利润”吧。)
“这就是说,那些离增发货币越近的人越占便宜;而离增发货币越远的人,吃亏越大。这样,一个原本公平的社会就变成了一个财富分化的社会。注意:这当中(似乎)没有欺骗,没有剥削、也没有掠夺,只是通过简单的通货膨胀,就已经完成了财富的收割(再分配)。但是在本质上还是剥削和掠夺。”
(楼主评说:可是孔令功先生并没有想过,这些利润是从远端消费者那里巧取豪夺来的。而在社会宏观层面来看,并没有一分一厘利润的增加。)
“在现实世界中,贫富分化早已经存在。而离增发货币最近的人是那些富人(和精英),他们会变得更富;而离得远的那些人,只能是(底层的)穷人,他们就只会变得更穷。有一些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通货膨胀并非针对穷人,而是所有人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通货膨胀并没有剥削穷人。实际上,通货膨胀剥削的,只能是这些穷人。”
“所谓穷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实际上是在补贴富人,千真万确。按照传统的理解,通胀不是个好东西,对于人口占多的大多数的老百姓,收入的极大多数要用来购买日常用品,而日常用品的价格涨了30%,那他们每天辛勤劳动所换来的积蓄就不见了三分之一。这种损失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可以弥补。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通货膨胀就是赤裸裸的抢劫。与此同时,富裕人士却可以利用通胀,提前进行各种投资布局。利用通胀,他们的财富可以增值数倍,几倍地跑赢通胀。如果没有通胀,可能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收益。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喜欢通胀,而且他们大多处于相当优势的地位……”
(楼主评说:此类把戏,早已被作为世界货币发行者的美联储精英们玩弄得滚瓜烂熟了。因为美国人(特别是精英阶层)靠增发的美元最近,所以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新增的(包括举债借来的)美元购买尚未涨价的廉价商品,等到通胀效应延伸到了末端,美国的大佬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了。
世人“美”其名曰:薅羊毛。
问:如何阻止此类把戏反复重演?
答:确立“以社会虚拟中转库里商品生产、运输及保存过程中的总能量消耗作为流通货币之锚”的正确观念,并落实到货币发行的政策中去!
结论:一切所谓的“信用货币论”、“土地证券论”,都是薅底层百姓羊毛的巧取豪夺的方法论。)
|
草根简介
|
|
陈亚君,男,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任某信息化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某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后,便参与了该市投入产出分析的项目,并从此对经济学感上了兴趣。尽管后来跳槽到外资企业工作,作为职业经理人从事过各种不同岗位的工作,但对经济学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期间一有空闲就阅读经济学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英文版《资本论》、斯密的英文版《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等,最近几年还在网上通读了张五常先生的博客,也就是其后出版的《经济学解释》的前身。2013年冬季的一个周末,阳光下冥思的我,突然顿悟出了一个道理:“价值即能量”在其后的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经济学能量观》的英文初稿,其后又将其翻译回中文,并将英文版和中文版并列在一起,合成一书,历经五年的琢磨,此书已成,愿与有缘人分享。QQ:12907306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