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国学,很多人为什么会厌恶、反感?
2018-11-17
——灯塔讲国学系列之五
(一)
幸福的人生,需要学习传统文化。
所以今天,传统文化好像很火、很热。
但在我看来,只是虚火、只是表面上的火。因为,仔细观察、统计后,我们会发现,真正能够系统的学习、真正能够比较深入的接触传统文化的人,还是非常的少,可能连十分之一也不到。
相反,更普遍、更具现实性的是:在多数人的感觉中,一提到国学,往往产生厌恶的感觉;很多学国学、讲国学的人,往往给别人一种虚伪、别扭、不接地气、很假的感觉。原因何在呢?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光说不做!或者是,学了,但没有做到。
(二)
没有做到的后果是什么?虚浮!
《弟子规》讲的很好: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这一点,我是亲身体会到的。
(三)
简单的事,重复去做,您就是伟人!因为,坚持,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格拉底是西方一位很有名的哲人,他第一次上课,就对学生说:今天只教一个动作,也很简单,就是把手摆到前面,然后再往后面摆,就是这样甩手,甩三百下。做完以后,他要求学生说,你们每天都做一遍。
学生觉得怎么样?太简单了。
可是,过了一个月,他问,现在坚持甩手的请举手?差不多占了百分之九十;过了两个月再问,占了百分之三十而已。经过一年以后再问,只剩下一个人在做。请大家注意,只剩下一个人在做。
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每天坚持做,能坚持一年,容易吗?
而剩下的那个人是谁?那是柏拉图,就是传承苏格拉底学说的西方很重要的一位哲人。
所以说,伟大的人物是怎么来的?简单的事重复做、坚持做!就这么简单!
(四)
行得愈彻底愈帮助你理解,理解的愈深行得就愈到位。
对极少数的伟人而言,知行是合一的。听到马上就知道、就明白,然后立马就做到。
可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知与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行得愈彻底愈帮助你理解,理解的愈深行得就愈到位。
(五)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不是传统文化让我们讨厌、让我们不舒服,而是因为那些人,只说不做、只讲不做。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才导致我们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误会。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的特点,明显不同与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行合一。西方,知、行分开,而在我们中国,知行是合一的。知道了,还要做到。没有做到,就不是真知道。
所以说,以推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各位同仁,我们要在“做”上、在“行”上多下功夫!
|
草根简介
|
|
一个人降落尘世是因为大自然或老天爷、造物主、上帝需要他承载某种历史使命。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付出多于回报、创造多于争夺、精神的愉悦多于物欲的满足。 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用30年的时间参与中国政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100年的时间推动地球统一,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插上翅膀;用150年的时间引领人类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提升,激发出每一个人的巨大潜能,为包括资本家在内的人类彻底摆脱兽性、痛苦、焦虑、压迫从而人人得以为人、驶向自由自在、平等、幸福的彼岸奠定基础。 本人所有文章均可任意转载、引用!期待您的批评指正与冷嘲热讽,但我精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帖,请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