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根本解决对策
2018-11-09
一、概论
在经济通缩及产能过剩前提下:财政政策必须达到赤字率至少在3.0%~3.5%的区间,否则就是假积极。同时,货币政策必须从宽松基础货币入手,即扩张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否则就是假宽松、耍流氓。而积极财政政策及与之配套的货币政策标志,是财政赤字率目前不低于3.0%和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以“国债占款”自主模式取代“外汇占款”被动模式。
CPI同比增长=+2.0%~+3.5%,是经济稳健增长与发展温和舒服状态;但是若低于+2.0%,是经济通缩(社会物价总水平低落)标志。若简单视债务如洪水猛兽(不考虑债务可能会同时产生了优质资产等),是学力不逮、认识肤浅的表现。所谓“债务与杠杆”,实质是金融信用的外在形式。“外汇占款”是为美国“印钱消费”,而“国债占款”是为中国“印钱消费”。
GDP同比增长-CPI同比增长=6.8%-2.0%=4.8%——2018年,中国下半年全国财政赤字率测算目标值(注:以2018年上半年官方已公布数据为样本测算)。普遍降准≠大水漫灌。央行普遍降准=释放无息的基础货币流动性资金;而央行抵押再贷款=释放有息的基础货币流动性资金。
央行的主要角色是“最后贷款人”,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低成本乃至无成本的源金融流动性支持,而不是越位充当商业银行角色去牟取商业利润回报。当前,股市行情低迷主要源于央行实质性紧缩货币政策,而紧缩货币政策抬升了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压缩了实业投资回报利润率,迫使股市资金资本涌入房地产业投资投机追逐资金利润回报和资本保值增值。
二、分析与对策
2018年中秋节消费需求等因素效应(中秋节至国庆节左右,是中国民俗与喜庆活动等高峰,所以短暂CPI+反弹),导致了表面性“暂时滞胀”假象。从2018年8月PPI同比增速佐证看:总体上还是通缩。只要美元加息紧缩等预期周期不结束,通胀不可能出现。至少在2019年年底前,全球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导致的全球性通缩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当前,应急之策是:财政赤字+全国大基建+央行扩表=反当前经济下行。
2018.9,PBC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才约36万亿元人民币,从而可以断定:目前,人民币基础货币存量不超过36万亿。同时,我们13亿居民相对应的每个公民拥有公共金融信用(基础货币)还不到3万元。因此,央行货币政策引入“股票占款”与“国债占款”等基础货币投放创新工具,扩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势在必行。当前,央行只有创新出台有效货币政策工具——“股票占款”,才能快速、稳定、持久的拯救目前的股市行情。
三、启示
大国崛起的角逐将以争夺消费需求与能源供给市场为主。其他,将成为其实现目标的辅助手段 。市场需求永远是稀缺的。而中国13亿人的消费需求市场,才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待挖掘的处女地。中国人民币(本币)对美元、欧元等外币汇价坚挺,有利于促进进口,从而以中国市场消费需求吸收欧美日等市场过剩,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进口、坚挺本币,消化全球生产过剩从而延缓三战,赢得战略准备时间;逐步缩小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外汇储备外币资产,扩张本币资产准备;以进出口逆差输出本币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草根简介
|
|
1976年11月生;大学专科文化、会计专业,助理会计师、房地产经济师;居住于江淮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