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与写诗词
2017-09-04
——写在纪念毛主席逝世41周年暨秋收起义90周年的日子里
我喜欢诗词,喜欢读诗词,也喜欢写诗词。
读书,我有一个从小就养成的毛病,非躺不读。就是坐在案前椅子上,也得把双脚翘起来读。总觉得这样头脑好使,记忆、理解和想象在脑子里就像个玄妙的万花筒,活跃得很。读诗词亦然,而我更喜欢自己独处的时候,面半朝天轻轻地吟诵。有时还眯起眼来,用心咀嚼着诗词的滋味。别看,就是那么几行甚或几个字,里面的滋味可丰富呢,没有尝不到的。诗词能让读她的人心飞起来,在无边无际的太空翱翔;或沉如海底,在深深地大洋底下,兴奋得浏览者龙宫的奥妙……读古诗词的时候,我还常常把自己读到诗词的历史语境中去,能针砭先秦之硕鼠,能与屈子合力问天,能闻汉促织鸣东壁,与太白碰杯邀月,与工部齐声遣怀,与放翁回忆铁马秋风,与唐后主在一江春水感受着春花秋月的愁绪,与鹏举同收旧山河,与稼轩沙场秋点兵……但我,更喜欢毛主席诗词。只为,毛主席诗词“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高亨·水调歌头句)
毛主席诗词大气磅礴,横扫六合,皆是诗人亲临其境的感受,转化为心灵的神韵流出笔底的心歌。没有做作的无病呻吟、卿卿我我、唧唧哝哝,是诗人胸纳乾坤、叱咤风云情怀与人民大众呼喊融合而迸发的心声,是诗人无与伦比高大形象活脱脱地展示,是诗人“气盛言宜”(韩愈语)撑天柱地浑厚宏大气象的普洒,是诗人如椽大笔力拔山河的描画……是真诗!字字句句,无不彰显着一代领袖无可比拟的崇高气魄、伟大思想、宏远理想的光芒。
毛主席词《西江月·秋收起义》首次披露在谢觉哉1956年的文章中。这首词起笔不凡,直奔主题以诗人庄严自豪自信的英雄气概,开篇直呼“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让人读之,眼前一亮,那威风声势,那猎猎旌旗,如掠耳边,似在眼前,犹天人发怒呼啸之气吞山河,直取敌阵,有哪个敌人不发抖……不用细想,就把读者吸入到那雄壮的工农革命义军轰轰烈烈战阵中。毛主席的诗词,朴实的语言里透出一种天性的强大艺术魅力,有一种不得不使人被感召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其诗词语境里……“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乌云翻滚,秽墨染天,凄冷阴森,无路可走,只有同仇敌忾的反抗,反抗!“霹雳一声暴动”,要掀翻旧世界,打出新天地。毛主席手挥巨椽,以横扫千军之力,以霹雳撕天之势,描画出起义军惊天地动鬼神那压抑日久反弹雄力的爆发。让读者正在如入其境感受着工农革命军那撕破云天狂飙般的电闪雷鸣的激昂战斗境势时,词却一个“急刹车”嘎然收尾,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和咀嚼不尽的味源——中国共产党人是大无畏的、是不惧任何强暴的、是必定要取得胜利的……
《西江月·秋收起义》笔锋犀利,文句通俗,没有刻意雕凿,直抒胸臆。以最朴实的语言,真真切切地体现出毛主席的坚定信念、博大胸襟、革命气魄与“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崇高理想。还实实在在地让读者从词的内涵里感到,一代领袖融身于工农革命军中是怎样的一员英勇的战士!
今年二月,当我收看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荧屏上那百人齐颂毛主席词《沁园春·雪》的宏大动人场面时,我的心被震撼了,即兴赋诗《喜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齐颂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七绝(新声韵)一首,以表达当时我的内心情怀:
倏忽荧幕势如虹,百众高吟瑞雪莹。
两眼汪然朦壮景,唯闻华夏最雄声。
至夜无寐,仍心潮翻滚,激越之情,却不能息。连夜翻读毛主席诗词数首,心怀荡漾,思绪翩翩,遂又作《再读毛主席诗词诸首》七绝(新声韵)一首,方得心安:
奇峰座座起中原,突兀雄浑柱九乾。
横扫六合笔锋厉,唱得日月换新颜。
我喜欢诗词,喜欢读诗词,也喜欢写诗词。在纪念毛主席逝世41周年暨秋收起义90周年的日子里,我把曾经发表过的《忆故人·念毛公》词(新声韵)和《感怀毛主席》(七古·新声韵),重刊于此,以示对毛主席的缅怀之情:
(一)
率众同心,挥巨膊,戮力战,三山灭。擎红旗尽扫毒霾,清朗一天月。 啸咤人民万岁,动天寰、雄威夏阙。恸君长逝,公宇谁撑,还尊东岳。
(二)
光明冉冉韶山冲,黎民从此有救星。
神州大地呈暖意,寰球无处不东风。
太阳普照鬼魅尽,星月辉光耀碧空。
千古一人写天下,“无非一念救苍生”!
(写于2017年9月2日;文中引录笔者的四首诗词是均已发表过的作品)
|
草根简介
|
|
1951年生,山东省文联退休干部;著名诗词家、书法家、易学家。出版诗、书、文、易集《鹤轩诗草》《闲言碎语》《风雨十年知青路》《朱树松预言精选》《选楼居家28法》《秘诀集注》《朱树松诗书鉴赏》《即将醒睡的雄狮》《生日乾坤》《剃头与地球》等著作21部。如有转载,敬请注明作者姓名及文章出处,并告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