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日,各地作协、文联、宣传等部门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其中,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百位文学艺术家手抄珍藏纪念册》(以下简称《讲话手抄本》),引发网上很大争论,一些网民对入选作家的攻击诋毁,令人吃惊。
5月21日2:32,一个加V书评人以《夜半发个重口味文化新闻》为引子,在新浪微博上转发了《讲话手抄本》出版新闻,并把参加抄写的百位文艺家名单做了一张图片同时发布。所谓“重口味”,这是网络用语,是指淫秽色情恐怖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用“重口味”来转发这条文化新闻,发布者的视角、价值判断或立场便一目了然,网民迅速转发5200多次,评论近2000条,这些评论一边倒都是差评,更有大量的讽刺、谩骂和诋毁。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上攻击浪潮,作家叶兆言马上表示“后悔”,从21日11:24到晚上23:10,接连发了四条微博:“让网友一骂,有些后悔。不是把这事当回事,是太不当回事。/确实有些丢人,黄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吃苍蝇的感觉很不好,对于‘讲话’,自小没什么好感。我为自己的不当回事深深懊悔,有些事不能不当回事。在抄写时,写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为人民大众,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庆幸,今天似乎已没有这些词汇了。我以为它已经不能再伤害我们,但是事实显然不是,这个纸老虎仍然狠狠地刺痛了我。”
又一个投降的是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他于23日14:00发表博文《纪念“讲话”时我纪念什么?》进行辩解,他说“昨天读到一位好友的信,对我参与手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事严词责问,向我要一个解释。接着,其他朋友的同样责问纷纷来到,一律表示疑惑和震惊。此时,我才意识到我做了一件多么糊涂的事。……最后,向所有真正关心我的读者道歉并道谢。”文章阅读33270人次,评论1760多条,收藏、转载和加顶470多次,可以说得到巨大传播。
摘编到此,我已无语。从叶兆言的微博到周国平的文章来看,当下中国文人对《讲话》精神是非常抵触的,他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自己的那点小资情调和精英情结,人民群众在他们的心中毫无位置。最让人诧异的是互联网上汹涌的“反《讲话》”潜流,对参与此书名人进行的无耻谩骂,暴露出一些网民对毛的误解与诋毁已经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
在我看来,《讲话》像传说的魔镜,它毫无保留地照见了一些作家文人和网络水军的嘴脸。在社会和文艺界急速滑向“精英化”、“资本化”、“权贵化”和“道德赤贫化”的当下,隆重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重申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诘问和自省,对每一个中国作家和网民都永不过时。无视人民群众的期望与诉求鼓吹精英化,将会把中华民族引向歧途,令人忧虑。
(2012-05-25)